中秋和国庆双节即将来临,面对频繁的用卡交易,如何保护账户资金的安全无疑是广大持卡人最为关心的问题。9月28日,中国银行个人金融总部有关负责人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节日期间,持卡人在使用银行卡进行交易时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答:回顾以往发生的假日银行卡案件,长假期间,消费者使用银行卡时常会出现旅途中遗失、取款忘记取卡等问题,需要提醒持卡人特别注意。此外,信用卡的盗刷、冒用也时有发生。目前看来,银行卡交易风险主要包括使用磁条卡时卡片信息被复制、卡片遗失后被他人冒名盗用、网上支付时遭遇钓鱼网站账户信息被窃取等。
记者:目前持卡人使用的银行卡大多是磁条卡,在使用中如何规避卡片被伪造盗刷的风险呢?
答:由于磁条卡技术相对简单,其磁条信息易被复制,近年来使用磁条信息盗录装置复制银行卡磁道信息、伪造磁条、盗用卡片的案件频繁发生,给持卡人和发卡机构造成损失。
目前,不法分子常用的作案方式是在POS机上安装一个盗卡装置,非法获得持卡人的卡片磁条信息,再通过读卡器将磁条信息扫到白卡上、打上卡号,从而完成一张银行卡的克隆。
据统计,银行卡信息盗录常常发生在餐饮类商户,而伪卡欺诈盗刷集中于珠宝首饰、批发类商户。因此,长假期间持卡人在与家人、朋友外出聚餐或是在购物场所刷卡消费时,建议尽量避免将银行卡转交他人代刷,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谨防磁条信息被不法分子复制窃取。另外,信用卡背面签名条上的安全码信息即签名条上最后三位数字是信用卡的“第二密码”,注意妥善保管卡片,避免将安全码信息告知他人。
记者:现在一些银行包括中行已经开始发行芯片卡,相比于磁条卡,芯片卡能够规避伪卡欺诈风险吗?
答:相对于磁条卡,芯片卡可以存储加密算法和加密数据,这种加密算法是极难破解的,复制与伪造更加困难,从而使卡片安全性大大提高,能够有效防范金融犯罪。
除了安全性高,芯片卡还具备存储量大、使用寿命长、支持电子现金消费、一卡多用等显著优势。建议持卡人申办使用安全性更高的IC银行卡替换原有磁条卡。
记者:长假期间,不少持卡人将前往国外旅游,在境外用卡时有何注意事项吗?另外,持卡人外出期间如果不慎丢失信用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补救?
答:目前海外部分地区银行卡盗刷现象比较严重,持卡人前往境外旅游时应选择在大型商场、酒店、机场等可靠商户处刷卡,尽量避免在不规范的小商户处使用银行卡。
此外,刷卡消费后应认真核对消费凭条上的消费金额及结算币种是否正确无误,由于POS机打印出来的交易流水单据上记录着卡号、有效期等重要信息,建议持卡人妥善保管好每一笔刷卡交易凭条,不可随意丢弃。
外出期间,持卡人一旦发现信用卡遗失,应立即致电发卡银行信用卡客服热线申请临时挂失或正式挂失。如果在海外需要紧急补发卡片或者支取现金应急,也可以随时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寻求帮助。
记者:如今网上支付已成为持卡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银行卡网购安全隐患,有何防范措施吗?
答:银行卡网上支付隐患的根源在于账户和密码信息被盗,建议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的电脑上进行网上支付。长假期间,不少持卡人会通过网络渠道预订机票、酒店,建议尽可能选择知名度高的特约商户进行交易,提防克隆网站。
来源:金融时报
文章出自:http://www.bjyojada.com